Published
- 21 min read
疫情期间的个人思考
注: 此片博文写于2020年3月27日,并发表于新浪微博,但因新浪微博关闭后不可见,故现在重新发布在个人博客内.
关于读书的收获与感悟
我在过年期间,一共看了四本书,都算是精读吧,分别是瑞·达利欧的《原则》,吴军的《态度》、《见识》和《格局》,在看书的过程中也罗列了一些新的书目,准备后面慢慢接着看。先说说对看书这件事本身的一些想法吧,阅读的速度,和作者的文笔有很大关系,和是否是中国人写的书有很大关系,和译者的文笔、理解有很大关系,而理解的速度,不仅和这三点有关,还和文章的排版、结构有很大关系。所以,并不是每本书都是好书,的确有一些垃圾书,这些垃圾书并不是不传递信息,而是事情说不清楚,信息量或多或少,总之看起来既费劲,收获虽有,但效率很低。这四本书当中,看完《原则》差不多花了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容虽然很好,收获很多,但翻译的水平之糟糕,内容排版和论述之混乱,经常要让我翻来覆去看好几遍,甚至好几处地方,我把句子单独拿出来重新排列,才能理解作者想说些什么。而在看吴军这三本书的时候,明显速度快了很多,可以说是飞速——看完《见识》,累计时间可能就两天,而《态度》是以书信的形式,我就做为了床头读物。在这之前,我对于“书”存在评分和质量这一说,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而现在,算是能够建立一个自己的对照标准了。
以前对于看书这事儿,我潜意识看法是,装逼的成分要远大于收获真正的知识或信息,因为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途径和速度真的是又多又快,我很难从心里说服自己去认为“心无旁骛的坐在那静静看书”不是一种装逼的行为。但这段时间的阅读经历,改变了我的这一看法。改变我看法的,主要有两点
1. 获取信息的数量并不能决定我们消化信息的质量。
网络上或是手机上看的文章,为了流量和效率,文章都不会太长,在“信息快餐”的时代,太长的文章阅读性太差了,甚至有些迫不得已的长文,都还必须要配一些表情和毫不相关的图片来冲淡大量文字所带来的压抑感。想把一件事讲清楚,有很多这种大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那么一本书几百页就为了讲三五个道理,就全都是废话吗?我认为不是。书本中详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明晰的逻辑,加之贴近生活的举例,与快餐式的电子信息相比,在信息传递效果上真的是判若云泥。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了网络文章之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前后的因果关系,很容易受到三段论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具有相关性的两件事,不一定具有因果性。德国酿造的啤酒口碑都挺好,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但德国人在很早以前自己都没搞清楚怎么酿造啤酒才好喝,但就是知道女性酿造的啤酒就比较好喝,于是得出了性别决定啤酒口感这样的结论,直到很久之后才找到原因,是因为女性在烹饪过程中身上会携带酵母,正是因为酵母在啤酒酿造中发生的反应,才让啤酒变得好喝。这其中,性别和啤酒口感评价,就是两件相关联的事情,但这两件事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中还有“酵母”这个关键的因素。而看书的过程,正是因为专注地花费了时间,有着充裕的思考过程,让信息得以消化的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去伪存真。
2. 是阅读得以有时间专注的审视自己。
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获取知识和资讯的多种渠道并不能帮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不是给我们带来闲暇,而是让我们更没闲暇来思考。读书的时候泡杯茶,享受那种慢下来的节奏,认真的复盘过去的一些经历,剥离掉过往的情绪对那些经历的影响,真切的面对自己,从而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我也再次审视了自己,回顾了一些不愿想起的失败,也将点滴感悟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甚至复盘了一些视频影像资料,发现有些时候自己的语气,甚至表情,都是非常欠妥的,而这些审视自己的时间,是“信息快餐”无法给与的。
以上,就是针对“读书”一事我的一些收获和感悟,至于从读这几本书中收获了什么,我更想能够有一个讨论交流的氛围,而不是单向的陈述。当然,目前也已经有了对每本书写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随时都可交流。
关于个人发展的一些思考
在今年之前,我都没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归纳和总结,道理看得多,心里知道朝着那个大方向走不会错,但路途中也会有真真切切的迷茫让我不知所措,甚至很多时候的那种不平衡、失落和自我怀疑,都在蚕食着心中的斗志。那些高高在上的道理,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别扭,在我看来,与其扭曲着自己去套用别人的道理,不如总结出道理让之更适配于自己。 很多时候在听到朋友、同事或同学提及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和他们的一些情绪,我深有感触,或多或少我也有过一样的经历,我没想着像是做具体工作一样能够点对点的和他们讨论这些问题,也没有作为别人人生导师的能力,在每个问题上提供具体的行动方案,所以我想的是,既然年龄相仿,经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在思想上也遇到过一些类似的问题,那么就暂时跳出设定好的那个“圈”,从我的视角说一说我在回顾遇到过的“大家的问题”时,如今的一些想法吧,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或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按我自己思考的顺序,分为以下5个部分:
1. 找寻的答案
回顾我自己从2011年毕业到现在的工作经历,至少和我能了解到的身边的同龄人相比,换工作的次数和频率都属于比较高的。对于频繁跳槽这事儿,我自己从没认为有什么问题,至少我自己能够说服我自己:一方面离开老东家我问心无愧,不是灰溜溜的逃兵,另一方面,每当我离开的时候,差不多都到了当前工作和岗位的平台期。但仅仅从“说服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换工作这事儿,感觉不够“体面”,这更像是事后的自我安慰,而不是事前的宏观规划。所以前思后想,我换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自己内心的真实驱动力是什么,思考了挺久。为什么思考了这么久呢,因为能想到的答案很多,但又都不足够充分和恰当,诸如谋求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啊,寻找更多的机会啊,学习和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经验啊,想在收入上有所提升啊,等等等等。每这样想出一个答案,我自己都能轻松的否定掉,因为符合这个要求的其他选择太多了,为什么我偏偏就要选这个,比如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很多,北上广深多得是,为什么我不去选择那些地方呢。我仔细的回想跳槽时的前因后果,似乎也并没有很明晰的思路,最终,还是在这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楚了。我换工作,或者说跳槽的思路和答案就是:我要与更优秀的人为伍。
中学时期还是背了很多古文,但这些耳熟能详的古文,在自己没有“历事练心”之前,是不会引起多大共鸣的。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在这之前,荀子是举了实例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里的“假XX者”,实际上就是在借助“更优秀的资源”。所以,在真真切切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重读《劝学》,我有了新的感悟,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每当我要换工作时,相同之处在于我都能够在即将工作的新岗位上看到希望,而看到希望的背后,其实总是因为某个人,才让我看得到希望,而这个人,就是当时我眼里“更优秀的人”。哪怕是在我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缘由的时候,我内心的想法的确是,想和这些人在一起共事。碍于隐私,我就不一一罗列他们的名字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答案的确是最真实的答案。
2. 思想的斗争
在早些时候我曾说过,工作和生活当中我总会遇到一些人,刚开始觉得他们很厉害,很牛逼,在所有方面上都比我优秀,甚至经常有种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但随着接触的更多,了解的更深,似乎又觉得自己某个方面可能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甚至再过一段时间,觉得他们也不过如此。每当这时候我也会有所自省,是不是自己得意忘形了,过于自负了。随着自我调整和继续工作,我慢慢发现的确是自己有所进步了,所以之前 “更优秀的人”,变成了“优秀的人”,因为这个“更”字,是有所比较的。 自己不断的进步,而他人止步不前,或者自己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他人,都可能会出现我所遇到的这种情况。我所做的,只是不断地在身边找寻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能搭得上话的“更优秀的人”。
一直以来,身边总有一些同龄人,收入比我高,生活比我舒适,总而言之就是让我感觉各方面条件都比我好,生活比我滋润太多,同时我心里有一种倔强,我觉得自己比他们优秀。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候,那种自我怀疑的感觉就出现了,我这种优越感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感觉很焦虑,甚至越努力越焦虑,到底未来在哪里。我也曾尝试着做做投资,但两次都失败了,前段时间也在想,是不是凭着自己的脑子好用,又有些计算机天赋,应该到股市里看看,兴许能挣些钱,同时又觉得自己好肤浅。
没做投资,没搞理财,没想着搞个副业,其实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自己心里没谱。但随着与更优秀的人一起共事,慢慢的这些以前的迷茫都有了答案,对将来的发展和选择也都变得明晰起来。与更优秀的人一起共事,不仅慢慢有了他们的人脉积累,还有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多问题在相同的高度是解决不了的,只有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清眼前的路。 继而发现之前自己的失败其实都是必然,也明白了在眼前凭借自己的本事,除了中奖之外不会有一夜暴富的捷径了。但对于将来,仍充满了希望,因为身边这些更优秀的人,让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将良好的思维方式付诸于实践时的确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对我而言,只要始终保持着与更优秀的人为伍,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发展和出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已经慢慢“上车”了。
3. 左右手的辩论
既然知道了要与更优秀的人为伍,那是不是就要当个舔狗,或是为了入伍而入伍呢?我认为不是的,同时与我自己而言,也是做不到的。我曾分析过自己没有做销售的天赋,觉得和那些客户聊天完全就是尬聊,在和朋友交流这件事的时候,我也慢慢发现了其中的缘由。我自己觉得,这就像是自己在和自己进行辩论,像是自己在阻止自己打退堂鼓,又像是自己在说服自己这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也仅仅是我自己的分析,对错与否大可加以评判讨论。我认为在销售这件事儿上,大部分时候自己交流的对象是自己不太能看的上的,这么说似乎有些太自大狂妄了,但我的意思是想说,如果我强行尬聊,完全就是在降低自己的很多感受,脸皮增厚,无视各种尴尬,甚至陪着客户要去做一些在我看来完全是低级趣味的事情:陪吃陪喝,陪唱歌,陪着叫公主等等…那么是我真的搞错了吗?我觉得也不是。我也曾和一些优秀的准客户交流过,交流的过程中就完全没有这种“不对等”的感觉,甚至在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很多闪光点,甚至自己都会有些不自信了。慢慢我似乎是搞清楚了,脸皮厚,能够尬聊,能够降低自己的认知适应必要的环境,也的确是一种能力,而我,不具备这种能力,并且很抗拒去锻炼这种能力。反之,与那些优秀的人一起交流,哪怕自己被碾压,哪怕也会有尴尬的场面,哪怕因为无知而无地自容,我却会主观上接受这种感觉,甚至想要去挑战。
4. 必要的条件
有智者说过: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并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 这句话展开来说可以有很多“故事”,那如何才能“被欣赏”,如何才能被“更优秀的人”看得上,也就是说,如果要与更优秀的人为伍,要有哪些能力,具备哪些条件,才是我想讲的“故事”。
若干年后,肯定会有人说,我在2019年走了大运,遇到了贵人,才得以发展起来,甚至在找寻心理自我平衡时,会把我所拥有的归结为运气,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现在我就已经听到了这些说法。罗永浩曾经说过,成功必备的四个条件是:高人指点、贵人相助、个人努力、小人作梗。所以“遇到贵人”,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够充分,而在我看来遇到贵人同时更重要的是个人努力。如果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点,那么即便遇见了贵人,贵人也不会搭理我。我们身边最容易接触到的贵人,应该说都是通过工作这个途径。在我看来这也是非常好的,如果没有工作这个载体来建立关系,单纯从朋友关系直接上来谈感情,就会觉得很突兀和尴尬,也不容易有切入点,自己的价值也不容易体现出来。那么说到工作,在不同的级别和岗位,就要有与之配比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也就具备了基础的条件。
在2019年10月份的时候,我自己总结过,30岁之前的年轻人,在工作上有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又有与之对应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每个层级的一个大致的标准:第一个层级,至少要有上进心、责任心、求知欲和勤快这几个必备条件,这样的毕业生在任何单位,都很容易成为“师傅”眼中有灵性的徒弟,从而更高效更快速的,掌握必要的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学习对应的技能,也才能更快速的达到第二个层级。第二个层级,在至少具备上一层级必备条件的同时,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加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容易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能够独立的解决很多工作中的问题,甚至能对某些常规问题带有创造性的思维进行解决,或是优化了之前的一些业务。这时候在工作当中受到的评价,一般是能够独当一面,差不多就是业务主管了。如果再往上一个层级是什么样呢?那就是,不仅自己能解决常规问题,还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更重要的是,可以带领几个以前处于第二层级和第一层级的自己一样的人,一起工作。这就要求不仅要能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更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并且还能很好的得到贯彻和执行。达到这第三个层级,差不多就是基层的管理者了,30岁做到这个程度,自己业务能力强,带领5~10人的团队,能够思路清晰的解决问题优化工作,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差不多就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进度了。对照这个层级关系和自己的年龄,就容易和当前环境当中,自己能接触到的更优秀的人为伍了。
后来,在看了吴军的书之后发现他早都有了类似的总结,比我更完善,更准确。我只是做了个30岁之前年轻人的总结,而他已经对所有人进行了总结。所以看到那一章节就很有感触,一方面觉得有些惭愧,还是书读得太少…但另一方面又有些骄傲,证明自己思考的事情是对的,思考的方向是对的。
吴军对工作当中每个层级的总结:
* 开创一个产业
* 能设计和实现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很难被取代
* 能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 能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 能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工作
关于这里的每一项,我也就不用铺开来说了,吴军对自己的评价是差不多在3.5级别,还没到第四级,当然我觉得他谦虚了,他在谷歌的成就,已经属于第四个级别了。而我呢,套用我自己的模型,我已经站在顶端了,但套用这个模型,我可能顶多算是第二级,还可能够不上…说这个模型,也是为了更好的将自己在工作中与当前的岗位进行匹配,那么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也就自不消说了。
不断的积累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和实力,与更优秀的人为伍,让更优秀的人欣赏自己,对我们这些毫无背景毫无资源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了。把这一点思考透彻并做到极致,也就不会再为如何投资,如何挣钱,要不要入股之类的问题伤神了。身边有了这么多优秀的人,并且始终在和更优秀的人交往,就算看似只是做了个本职工作,实际上难道没有各种资源和收获吗?就算这些大佬吃肉,我只喝汤都足够了。做个很简单的假设,如果有一天,你被马爸爸相中了会如何?
说到这,感觉仅仅以“与更优秀的人为伍”作为前进的方向,多少还是有些空洞,那如何接地气呢?我也找到了答案,就是下面要说的第5点,职业与工作。
5. 职业与工作
这两个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profession和job,在英文里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但在汉语里,大家很容易将二者混淆。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假如我是一名医学生,我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医生,救治病人,而我的工作,可能是在公立医院给人看病,也可能是自己开诊所就诊,也可能是赤脚医生去山区,也可能是各种成功人士的私人保健医生。这二者可以理解为,职业是一个行业,而工作只是这个行业当中的某个具体岗位。假如我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教育行业,那我的工作可能是,假如我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搞管理,那我在此之前的工作可能是。这么一来,就容易把握原则了: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至此,如果换做我是几年前的自己的话,心里的各种困惑或问题我自认为差不多都解决完了。
写在最后
这一个多月实际上思考了很多,但如果全部铺开,又像我这么啰嗦的话,可能也得写个几万字了…所以这次主要是想,既能认真的思考一下之前遇到的种种问题,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其中的一些,又能把我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表述出来,也许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吧。关于工作当中的一些具体的思考,等有机会了,或是遇到具体的事情了,再进行探讨吧。